打破国外封锁 承担核电锻件国产化重任
回首重庆压力容器制造的发展,积极发展核电是国家的长期战略选择。世界上有核电锻件生产技术和能力的企业屈指可数,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站的背景下,国外非但不转让大型铸锻件的制造技术,提供成品锻件也百般刁难,国内已开工的核电项目由于锻件制约已严重拖期。为此,国家下决心要实现核电锻件的国产化,并将这一重担交给了中国一重。
中国一重集团公司总经理、股份公司董事长吴生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由于国外对我们的封锁,一重对核电锻件等产品的研制要从艰难的原始创新开始,一重核电产品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中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历史。
中国一重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核电装备研制道路上,走过了一个在材料技术的提升、工艺技术发展的过程。
早在上世纪90年代,中国一重就承担了国家“863”重大科研项目——中国实验快堆堆容器、旋塞和堆内构件的研制任务。从2006年起,“十一五”国家科技支撑计划“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大型铸锻件关键制造技术研究”,国家科技重大专项“核电关键设备大型锻件研制”、“AP1000压力容器制造技术”等课题相继设立,一重承担了大量重点研制任务。从2005年起,中国一重庆压力容器制造的研制二代加和三代民用核电设备,集中优势力量从科技攻关、技术改造、制造资质认证三条主线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联合攻关,联合国内的科技和工程资源,立足于自主知识产权,大力推进以核电大型铸锻件为标志的自主研制工作,开始了真正实现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国产化的进程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